回首页

国画名家

油画名家

中国画库

书法大观

文化名人  

江山如画

友情联结

收藏展示

 

 

沉潜与超越中重构经典

——欣赏杨云鹤山水艺术生命的真善美


  青年画家杨云鹤被喻为七十后山水画坛领军人物是有其道理的,在当下艺术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的当下,著名艺术理论家、批评家、孙克、王镛、徐恩存、贾德江及其老师王明明、王文芳等许多艺坛前辈对杨云鹤的艺术成就及其作为一个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担当者的身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杨云鹤清逸灵动、文质相含的艺术面貌中我们不难觉出他多年来在传统笔墨系统沉潜自适后的超越。在他颇赋哲学意味的山水画文论中寻绎到他受益于梨园之家的艺术通感,作为朋友也能在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命哲学中体察到他立功、立德、立言的文化追求!


  我们读杨云鹤的画,第一个突出的印象便是其渊源,与古人“血脉相通”。在杨云鹤的山水画作品中,不论格高品正的笔墨语言,还是开合起伏的图式章法。不论天真平淡的画风意绪,还是诸如皴法、矶头、苔点、树石、云水、溪流、茅屋,皆闪烁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辉光,令人怦然而心动,不由得不驻足流连,发出内心的赞叹。他怀着对大自然深沉的爱,敏感地聆听自然的吟唱,体悟着自然的咏叹,与自然山水进行着心灵的交流与对话。他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结构、笔墨、意境、气息、形象都源自他对自然生命运动的体验、移情与会悟,作为一名实力派山水画家,杨云鹤在中国山水画体格转型的文化追求中把自身的生命、精神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实践,表现出了如此富于气势与神韵的山水符号及其内在节律。


  自成体系的中国山水画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情感、寄托精神理想的形象化手段,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属性,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演变走的是一条程式化的道路,作为中国本体存在的各种语言、图式、技法,都表现为一定的程式,集中地体现在古人的画作中,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夺神抉髓”才能掌握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和基本技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定于一尊,这种以创新还是守旧来作为衡量艺术品优劣尺度的浅薄做法,却一直占据着画坛的主导地位。自八五美术思潮发端以来,反映西方价值观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美术思潮与艺术趣味喧嚣尘上,在当下“世界是平的”全球化不断强化的信息时代,他们将创新视察为唯一的旗帜,而且还热衷于对这种经典的颠覆的反叛,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中国画创作陷入了一种没有根基、没有标准、没有是非、没有方向的无序状态。而杨云鹤的山水画,恰恰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和艺术生态中“继古开今、独标一格,脱颖而立,令人刮目相看”。


  就中国山水画艺术本质与精神性文化内涵而言,杨云鹤的山水画无疑是融接传统正脉和张扬时代精神的,也可以说是七十后艺术家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借古开今”中“自出机杼”的典范。由此,如果不嫌偏颇,可以将杨云鹤山水画的美学特征大致概括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 师古人 师造化 潜心营造家园“自然之真”


  杨云鹤很早便对宋元明清绘画源流痴迷,很早便对李范郭赵、李刘马夏及明吴门画派与清四王古人山水画笔墨与精神进行过深刻的研究,曾经成为杨云鹤先生山水画艺术的文化根基和创新平台。诸如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如儿童邻”,黄、王、倪、吴的“逸笔草草、平淡幽真”、“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徐渭的以气取胜,八大的以韵取胜,吴昌硕、范曾的以书法性用笔入画等,均启迪过他的艺术,给了他以丰厚的营养,形成了他以笔法、墨法坚守文人画传统笔墨精神,以笔运色,在单纯中求丰富、在变化中求统一,既讲究丰富厚重又注重典雅清秀并具写实美的传统风格,近年来创造性的以创新墨彩法追求色彩方面变化的视觉风韵,使其绘画富有了一种浓郁的现代审美风格,进而形成其独特的笔法、墨法、色法、水法,使笔墨、水墨成为浑然一体的表现手段与魅力传达,进而形象化地突显出“传统出新”之路上的一种开拓精神。


  可以想象,大胆的艺术选择,巨大的艺术突破,如果没有一种宏大的理想气魄,没有一种近乎无我的艺术献身精神,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求学态度,尤其在物欲如此横流的当今商品社会,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艺术的目的在于创新与创造。对于近现代中国画家来讲,无论持何种艺术观,什么样的艺术实践,都要面对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一历史课题。“探道求法,写生真山”体现着杨云鹤学习和创作山水画的方法论。在他看来,画山水若不求古法,就意味着“无学”。正如宋人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所言:“人之无学,谓之无格,无格谓无前贤格法也。岂有不落格法者而为超越古今名贤欤?”杨云鹤在深入传统之法的精研中敏感到近世画者求古法而不当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执好一家之学,不通诸名家之迹也”;另一种是“虽博究诸家之能”,却无“精于一家”者。前一种固难成气候,后一种也因其“杂乎神思,乱乎规格”而难成正果。“惟兼明其诸家画法,乃为精通之士”。正是古代的这些画论为杨云鹤指明了一个方向。“凡学画者先执一家之体法,学之成就,方可变易为己格”。杨云鹤“求古法”,既不是不得要领的“博采众长”,也不是拘泥于古法,为古法所束缚,而是先攻一家,再兼学诸家,学有所成,成而有变,从而化“古法”为己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使杨云鹤从“临摹李、范、郭、赵”等北宋山水画风中解放出来,一种属于自己的新山水画风已在孕育之中。

  所谓“师造化、写真山”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师法自然、积累素材为释放灵感服务。此种方略之求古法”只是学习前人山水画之法,掌握山水画笔墨技法的一种手段而已。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而真正要领会山水画之真谛,创造性地画出山水画之神韵,还得要回到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和名山大川中去领悟和体验。一个从事山水画学习和创作的人,如果不求古法,不写真山,妄自为超古越今,其结果只能是“心以目蔽,变是为非”。

  杨云鹤在求古法中,深谙山水用笔、用墨、用色之旨要,如《汶川山色图》、《重阳云台山》、《万仙山秋色》、《涧水幽濛》、《塬上风新》等作品在面对真山实水的描绘时,又使他获得天地造化之灵气,使他在有意或无意中对古典的笔墨方式与章法、符号乃至空间意识有选择地使用,并被他进行了改造。他坚持以我为主,以当代为立足点,以现代审美原则为出发点,并坚持在客观自然中撷取创作灵感,所以,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情思和当代气息,为当代都市人恢复心灵疲顿与休养生息营造出了一方可游、可看、可居的精神家园。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成就“人格之善”


  杨云鹤是一位有着丰富艺术修养的绘画家,他不仅写生作品,速写成绩显著,而且水墨画创新使人惊喜、新奇,有高雅之感,他的书法与文学修养同样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中国画与艺术家的性情、学养、道德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画对人性的反映有一个长期的文化形成的人格审美理想,就是他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格才是最高尚的。比如倪云林,在他的画里我们看到的是不染尘泥的高贵,希望自己生命态度更加高格。又如八大山人他以虚怀如谷之心行艺,隐遁山水、澄怀观道,有一些冷竣荒怪的地方,但总体来说他希望远离世俗生活,更加清高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趋向大体上是这样,它是儒家文化的一种写照。中国的文人比较认同用儒家的思想去对外处世,去处理上下级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用禅、道的东西修炼身心。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杨云鹤作为一名学者性画家,他深谙此中之道,他的绘画艺术始终在坚守中超越。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杨云鹤出生在荆楚大地的一个梨园之家,他自幼酷爱书画、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十几岁时不但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还能以书入画,由画而歌,这无形中培养了这位青年才俊的艺术通感。他先后就读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中美术专业;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后又北上京城、拜师学艺,先后在北京画院与中央美院高研班深造,其间受业于王文芳、王明明诸名家,专攻山水。为了将书法进一步提高,他又就读于北京市委党校书法三年班,受教于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卜希旸先生、张同印先生。现为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画家,中国青年山水画会会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艺术与理财》杂志副主编,中华诗联书画院研究员。北京逸鹤山庄书画网站学术主持。


  数十寒暑、锲而不舍,在北京画院这个名人荟萃的艺术殿堂及中外闻名的中央美院这所高等学府,杨云鹤不仅系统学到了中国画传统的完整技艺,诸如工笔、写意、勾勒、设色、皴、擦、点、染等技法形式,没骨、泼彩、浅绛、大小青绿等设色,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及取景布局等等,而且系统学习了中国画的历史和画论,尤其掌握和理解了中国画“意存笔先,画意尽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境界,深刻理解了中国画创作的“天人合一、心有万象,肇自然之灵性,成造化之功能”的绘画哲学。他一方面把艺术的触角伸向晋唐宋元中汲取营养,以最大的力度打进传统,深入理解古今山水画艺术的堂奥。一方面沉醉于南润北苍、古风时韵的近现代山水谱系,如吴昌硕的以书入画,黄宾虹的“法高于意”、齐白石的“意高于法”与李可染“可贵者胆”,潘天寿的“一味霸悍”等前贤之路一一涉猎之后,他深深地懂得山水画必须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的重要性,杨云鹤始终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在创新中坚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超越中乐此不疲地回望传统、在继承传统时与时俱进。


  杨云鹤的人格之美还体现在自觉地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继往开来,既研究传统,又乐意接纳大千世界,他笃信“艺术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并力求在融会与综合之中创意自己的山水画风,以体现自我对世界的观察和领悟,用自我的艺术语言与水墨符号建构自己心中的世界。杨云鹤在山水画坛独树一帜,一方面得益于他勤奋学习古今大画家的方法技巧,熔古铸今、沉潜自适,更重要的是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祖国文化伟大复兴的自信和成为一代大画家的文化自觉与浩然正气,促使他义无反顾地行走在艺海的两岸。


  张仃老前辈曾讲过:“一个成功的山水画家,一定要有画论和画史的学术基础,方能有所开拓和创新,否则终难成大器”(《怀山水精神、写物象本真》)杨云鹤显然是有着这种学术功底的。在中央美院进修期间,他曾经系统阅读过中国传统画学史论和各种有关的经史典集。杨云鹤在理论与绘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中要点,对中国画坛争论了上百年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画论研究精辟入里、入木三分,在业界发表了数十篇颇有心得的论文,由于他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修养,不论观察事物还是思考问题,都能从道的层面上展开,因此在创作中既能“技进乎于道”,又能“道统乎于技”既能感性的“妙想迁得”,又能理性的“辩证出入”从而达到一种知行相长,理论与作画相互生发的理想状态。


  三 以书为骨、以诗为魂、开创时代“体格之美”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链条中,笔墨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对于中国画而言,笔墨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立的审美内容。


  追根溯源,书法用笔在绘画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参与绘画实践,直接影响到谢赫六法的提出,至此绘画正式讲究笔力,使得书画艺术走在一起。到元代,赵子昂在《秀石疏林图》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中强调以书入画,把飞白书、大篆和楷书等各体笔法直接运用到绘画中,从此形成自我表现的“书写”之风而有别于宋代样式,这是书画的第二次融合。到清代,金石入画,书法性用笔已经完全融合在绘画中不分彼此。杨云鹤自进入中央美院深造后,体会并研习到书画同源的绘画史及其书法性用笔作为绘画造型因素的意象之美,在以后的山水画创作中更注重书法用笔的抽象美、构成美、力度美和韵律美对绘画的不断注入,影响到绘画创作中以线造型的流动性和哲理性追求,从而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了心灵化、哲理化、诗性化和意境化的独特品质。

  杨云鹤借助于审美中的联想功能,艺术地再现自然形象的玄妙境界。他非常重视从自然万物的形象中汲取笔意和具象因素,“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蔡邕《笔论》)正是这些“师造化”的笔意和具象因素,通过抽象的点、线,激发人们从内心情感和想象中去体会客体形象中的骨、筋、肉、血。这种造型是对客体气势、韵律、情态的模拟,是笔墨意味的探求,是书法意象取形给人在联想上的“意味造型”,可见,书法与绘画一样,是通过造型-达意-表情来完成艺术效应的。书法用笔的抽象因素提纯了山水画的内涵之美,从杨云鹤大量临王羲之到颜真卿再到赵孟等书法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其作画时“提按”、“使转”和“换锋”等笔法的综合运用,他或以侧锋取妍,或以中锋取含蓄、放逸、率性、流美的风貌精彩纷呈。当然,书法和绘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形态,书法不可代替画法,中国画还可以借鉴油画中的色彩以及民间艺术中的装饰等因素,但是中国画的文化性品质要求现代作者不可忽视书法用笔精神在绘画中的体现。可以看出杨云鹤在书法与画理的渗透过程并非强调书法和绘画在表面上的拼合,而是强调书法精神和绘画在意境和理法上的融合。


  杨云鹤的山水画创作在“ 以诗入画”的“嫁接”时不是简单地指绘画与文学平移拼合,在画面上题诗,构成诗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更注重中国文人画“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标准模式,在这种平移整合演变的过程中,并将诗的节奏韵致和意境内涵融入画中,创作者强调山水画要向传统抒情诗融合,追求诗意般的时空意境,并要求画家通过个人才情和艺术灵感的发挥,把抒情的目的融入画面的视觉构成之中,形成一个“诗画一律,画风清新”的完美统一体。这种具有内在本质性的融合是画家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从古到今追求者不乏其人,但能做得好的画家却廖若辰星。在中国画体格转型时期,当艺术界期待传统中国画能有一个重大突破的今天,“新京派”画家群体中一位“以书为骨、以诗为魂”的拓荒者杨云鹤先生正向我们走来。


   “以诗为魂”另外一层含意是画境的诗意,是指画家创造的艺术形象中饱含着诗的意趣,这正是画家努力得到的境界。杨云鹤近作《秋色芳华》、《王维诗意》、《细草香闲》、《帏梦春思》、《西园记梦》等,画中意趣深邃,他笔下的山川清雄奇崛、平淡幽深、水墨苍润、烟云风光、变幻无穷,以笔运墨,快意挥写,所作山形山质似有若无,苍苍茫茫,浑然天成画出了艺术家对祖国山河的真挚热爱的情感,如此画境是画亦是诗。其画作都不拘于自然物之形似,而是借景抒情,传达自己的美学思想,如果说杨云鹤山水画中诗的精神内涵是其情意传达,那么他的山水诗境主要表现在画面的物象布局和艺术形式充溢着节奏和韵律美。其山水画之节奏既表现在画中物象自身,也表现在物与物之间的远近、阴阳、大小、疏密、连绵起伏等形质的构造和相互依存的运动关系,富有音乐般的节奏;呈现在“杨家样”山水画中的韵律又体现在物象的体面层次的丰富变化关系,杨云鹤画山水有这般境界,可谓“画中有诗,诗里有画”,诗意诗境皆备则“画中有诗”也,“画中有诗”的画即为有“意境”之画。


   以书为骨、以诗为魂,诗言其志、画如其人,“胸中有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之势”的“新京派”巨子杨云鹤站在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大潮前,用手中的画笔将天地大美,艺术精神、文化传统、时代风貌畅快淋漓书写出来时,这样的山水画一定是好画,这样的画家也一定是大画家。愿这位多才、多艺、多法的新京派才俊能为我们时代创造出更多的民族典藏。

烈翰(2010年)庚寅元宵节于游书斋



2013年最新作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9年以前作品(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杨云鹤画集作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06年以前作品精选 1 .2 .3 .4 .5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杨云鹤作品由河南弘羲书画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代理
http://www.hxshys.com
.网站地址:http://www.yangyunhe.com
网站名称:杨云鹤书画网--逸鹤山庄书画苑
来留言簿多提提意见!探讨探讨!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单店西路15号院17号楼3单元902室 邮编:100018
电话: 0371-65750685 手机:15838161906 [24小时手机热线] 王先生
艺术交流电话: 13521222858
杨云鹤个人信箱:hbyanghe@tom.com
:8.25.2001年建站 : 版权所有&严禁copy;
 
 
欢迎来到网站,希望多交朋友,不吝赐教!!